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的2024年“全国团体标准应用推广典型案例”(以下简称“百项团标”)名单,由河北省节能协会牵头起草的团体标准《稀土碳素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T/HBJN 006-2023)成功入选全国“百项团标”。在省发改委、省工信厅以及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展现了河北省钢铁行业绿色发展领域的先进地位,为钢铁行业的全面转型升级贡献了宝贵经验。
绿色引领 标准先行
该标准凸显了创新性、先进性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荣获全国“百项团标”殊荣,标志着河北省钢铁行业在新型绿色低碳材料领域的技术革新与标准化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此举不仅彰显了标准在促进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绿色化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而且为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贡献了宝贵经验。这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实践,标志着河北省在推动钢铁产业绿色化、高端化转型的征程中取得了关键进展,为全国钢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河北方案”。
填补空白 创新领跑
本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稀土耐蚀钢热轧钢板和钢带的技术规范,有效填补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空白。通过引入低成本镧铈稀土元素(La、Ce、Y),显著提升了钢材的耐腐蚀性能,突破了传统工艺依赖高成本合金元素(如Cu、Cr、Ni)和镀锌技术的局限性。耐腐蚀性能较普通钢材提升不低于30%,吨钢成本较镀锌工艺节省超1500元,使用寿命延长至50年,为全球钢铁防腐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实践验证 效益显著
《稀土碳素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团体标准的制定与贯彻执行,得到了卢龙县政府、承德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众多协会会员单位的鼎力支持。自该标准实施以来,已在河北省节能协会会员单位及战略合作伙伴中得到全面推广和应用,秦皇岛佰工钢铁有限公司、冀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稀土耐蚀钢的规模化生产。中钢石家庄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多个相关项目中积极采纳并应用了该团体标准。中国铁塔公司河北分公司、张家口分公司、承德分公司在通信铁塔建设领域也积极采用稀土耐蚀钢材,为团体标准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资源盘活 产业升级
我国镧铈稀土年过剩量超5万吨,该标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每亿吨稀土钢最多可消耗4万余吨镧铈稀土,助力稀土产业与钢铁工业协同发展。同时,其技术成果获9项国家专利授权,覆盖了冶炼、评价、应用等全链条,形成了坚实的“专利群”护城河,并获得了院士专家团队的高度评价,认定其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未来展望 前景广阔
稀土耐蚀钢系列钢材标准共计49项,目前已正式发布5项,尚待发布的有3项,计划制订的有41项。河北省节能协会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携手上海大学、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产学研用单位,深化标准的推广实施,推动稀土耐蚀钢在建筑、交通、新能源等领域的替代应用,攻克钢铁锈蚀这一世界级难题,拓展稀土资源利用的新领域,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贡献核心力量。